自從12月7日,《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發布后,感覺一夜之間風向變了,國家防控政策不斷調整,形勢變化之快就像歷史安上了加速器。
12月9日,鐘南山院士在采訪中表示“如今的奧密克戎已不可怕!”。
12月13日0時,“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線。
12月16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
放開之初,很多人盲目樂觀,認為社會管控放開了,防疫就結束了,想著可以繼續三年前被暫停的行程,去看更大的世界、去探索不一樣的風景;想著再也不會被困囿于“高風險區”,對自己的行程有了自主把控權;想著一切會回到疫情前,很快就會“歲月靜好”。但是最近兩周,細心的人們卻發現,城市的街頭根本不是想象中的人來人往,而是北風瀟瀟、四下無人、一片寂寥?,F在“陽性”成為我們生活里見怪不怪的常態,家人、朋友好多都處于“應陽盡陽,防不勝防”的狀態,雖然大家也不再談陽色變,但是“陰性”的人們卻恐慌的將自己裹在層層嚴密防護下,不敢跟放開前一樣去生活。想想既然病毒無法徹底消除,也許以后我們必須適應與新冠長期共存的生活。
從最近周邊“羊們”經歷的感受來看,最終發現一切競爭力,最后拼的都是身體。
因為同樣跟新冠病毒作戰,每個人的癥狀都不一樣,起初大家都認為毒株類型不同,導致有的人連癥狀都沒有,有的人卻把網上說的那些癥狀,什么熱得快、刀片嗓、水泥鼻、反胃吐……統統體驗了一遍。實際上,真正產生差異的是人體免疫力的強弱,比如很多家庭中在同吃、同住條件下,癥狀差異懸殊,老公和孩子就像感染了“活力株”,不是沒有癥狀,就是一兩日就恢復如常。其他人卻高燒不斷,吃藥打針,經歷煎熬重重。其實,不只是新冠,打敗所有疾病,最終靠得都是強大免疫力。所以陽康之后,不是及時行樂,放飛自我,而是重新審視生活,強身健體,筑牢自己的免疫防線。
以前常說“好心態是成功的一半!”好心態不僅能夠幫助免疫力的恢復,還能夠讓你化危機為轉機,更快度過風雨,重新開始。
我們知道生病一般會產生兩種痛苦:一種是疾病本身讓我們肉體痛苦,而另一種是對于疾病過于擔心、憂慮而產生的心靈之苦。身上的痛苦尚且讓人難受,如若心上還念念不忘,那么煩惱只會疊加,病痛反而加倍。所以正在陽的人們就既來之則安之,要積極樂觀,充滿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戰勝病毒??茖W對癥的用藥,盡量補充營養,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那些幸運還未陽的人,心態放寬,從容淡定一些。平時做好日常防護,出門戴N95口罩,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維持相對穩定的作息和日常生活,有選擇的瀏覽有關疫情的各類信息,科學理智的認識、了解新冠的各類癥狀,不因未知而恐懼,正確處理負面情緒,并學會通過適量的運動釋放壓力。
疫情三年來,太多的變化和無所適從,但既然我們無從選擇,那就選擇接受,調整心態,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軋鋼廠 薛劍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