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外鄉,每當聽到有關歌唱銅川、關中的歌曲響起,就不由得勾起我的思鄉情緒,心就會不由自主的立馬飛回到家鄉,飛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
我的家鄉是陜西銅川市新區坡頭鎮,一個別人眼中平平無奇的小鎮,在我心底卻是柔情四溢、溫暖心田的家鄉。對這個生我養我的小鎮,我時時充滿了熱愛和依戀。以至于不管走到哪里,身在何方,一說起家鄉,就有說不完的話題。
談及蘋果,人們總會聯想到我的故鄉銅川坡頭。這里雄踞河岸,關津千秋,是世界盛名的蘋果種植優生區,具有海拔較高、土層深厚、晝夜溫差大、光照條件充分、降水均衡等優良的自然條件,出產的蘋果以光澤度好、甜度高、香味濃郁、口感爽脆、耐儲存等而聞名于省內外??梢哉f,蘋果種植便是家鄉的支柱產業,也是家鄉人賴以生存的命根子。每個成熟的紅蘋果,都凝聚著勤勞的莊稼人的辛勞和汗水,飽含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向往。猶記得,小時候家門口的蘋果樹總會結出香甜飽滿的果實,滋潤幼小易于滿足的心……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孩子們食物有限,三兩蘋果,清甜可口,記憶猶新。
時間飛逝,后來我來到了漢中勉縣工作,從關中平原到陜南,回鄉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故鄉的印象便被壓縮成了底片,儲存在記憶里,可以復制很多次,故鄉回家的路也就定格了,模糊而又清晰的,經常橫亙在我的眼前,延伸到夢里。這幾年,變幻莫測的新冠疫情讓期待歸鄉的我望而卻步。內心深處,極想看看家鄉的風景,家鄉的人。極想聽聽家鄉的話,吃吃家鄉的糧。無奈,我只能在心里默念唐詩:“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悄然間,我已許久不見故鄉那一輪曾經照過我的明月。
隨著城鄉改造進程的加快,家鄉也煥然一新,過去參差不齊的老屋也漸漸淡出視野,縱橫交錯的農田如今也是高樓廣廈拔地而起,一條寬敞的公路直通村民家門口。生我養我的這個小鎮,正在鄉村振興戰略和高質量發展理念的引領下,華麗轉身,搶抓機遇,在新時代的號角聲中,闊步前進。然而我始終明白,記憶深處的家鄉印跡早已深深地印刻在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那里是我的根,是我的永遠揮之不去的濃濃的鄉愁。(保衛部 劉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