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寫于族親的書信集,有近1500封。我有幸讀了172篇中的一部分,讓我深深走入了這位晚清文正候爵的世界,感受他為學之道、成事之道、自勉之道;我也深刻的被這位“半圣”之人的思想精髓所吸引和震撼,借用書中共勉之言“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
此書雖名為家書,實為書信集,但它更多的是一位“立言、立德、立功”晚清完人的讀書治學處事的經驗之談,更是一位可為師、可為將、可為相之大人物精神世界的袒露,同時它也可作為我們了解晚清社會的重要資料?!对鴩視吩幻襟w譽為“一位偉大思想者對世道之心的入微體察、一位卓越謀略家對修身勤政的完美忠告。”它是為人處事之典范,齊家教育之真言,為官從政之精髓,治國安邦之旗幟,即使在當代也對工作進取、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深刻記得在《致諸位賢弟足下——力行格物、誠意》這封家書中,曾國藩對其賢弟們說到“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圣外王之業,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這段話也解惑了我多年以來為什么而學、為誰而學的困惑,也指明了我如何教育家里小孩的學習之路;引意至我現在的工作,我的工作也應該立志為先,工作為民,方才不辜負父母和十幾年的寒窗苦讀。
此封書信還寫到“若讀書不能體貼到身上去,謂此三項與我身了不相涉,則讀書何用?”直接點明了讀書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但我們在日常讀書中有多少是沒有聯系自我實際呢?那怕是太多了。
此信最后還提到了《大學》八條中的“格物”和“誠意”,“格物”是致知的事情,“誠意”是力行的事情。曾國藩在書信中詳細解釋了格物和誠意,并舉了很多自己身邊的例子來說明格物和誠意。讀后,真是讓我深為震撼,這樣一位清朝重臣,在閑暇之時能這么清晰的分析和認知自我,真正做到了格物致知,誠意力行。對照現在的自己,知道的多,行動的少;說的多,做的少;想的到,動不到。百年前的大儒尤能時刻自我反省,我們更應學習這樣的精神。在工作中從小事做起,每天格一物,行而不輟,必有所成!在家庭教育中,誠意力行,自己做孩子的榜樣,孩子定會踔厲奮發!
讀書知理,更需實踐力行。在我看來,《曾國藩家書》對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意義,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有所悟、有所感!當然也如書中所說“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無論讀書,還是做事,還是教育小孩,我們都應一以貫之,持之以恒。(煉鐵廠 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