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回鄉是四年前,當時老公開著車,沿著彎彎繞繞的山路,上坡下坡,下坡上坡,拐了幾十個彎,最后到達村里。因為疫情原因,近幾年都沒回鄉,婆婆很想去看看老伙伴們,老公也想去看看兒時的老朋友,我也想念那綿綿的大山,于是趁著十一假期,我們決定回鄉。
一大早,老公就把全家叫起來,收拾完畢后便開車朝老家方向前進,一路上孩子們在車里好不熱鬧。車行駛到老家附近要走一段深山路,路兩旁的樹很是茂盛,偶有一兩條不知名的蔓藤延伸到道路上。“爸爸,看瀑布”“媽媽,有鳥窩”“姐姐快看,好多柿子”朵朵一聲接著一聲的喊到。只見路兩旁的樹上,掛滿了一個個紅紅的柿子,猶如一盞盞小小的燈籠,它們壓彎了枝頭。“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公公說到。原來近幾年,山里的人家都開始種起了柿子,每年十月,一筐筐紅柿子被運出大山,或做成柿餅,或釀成柿子醋,或加工成柿子果醬,豐收的喜悅銷往祖國各地。
大約40分鐘后,就到村里了,親朋好友也回來了,“伯”“叔”“姐”哥”……我跟著老公忙著招呼,兩個孩子也跟著一一稱呼。很久沒見,大家變化很大,但熱情依舊,一起坐屋里,喝茶、吃零食、話家常,其樂融融。
飯后,我們回到山上的家,推開門,一股熟悉的氣息鋪面迎來,家具落滿了灰,靜靜地躺在角落里。“這是你爸爸從小長大的地方”我跟兩個孩子說。那是一個四合院,三面房子,中間一個大空地,西邊一個院子。兩個孩子像尋寶一樣,把四周的房子一間間打開,“爸爸以前住這間,這是大姑姑住的,這是小姑姑住的,這是爺爺奶奶住的……”我一間一間的介紹,時光仿佛回到20多年前,一家人聚在一起,滿屋歡聲笑語。最后將目光落在西邊院子,那是一顆老梨樹,樹上的梨不多,但都是純天然成熟,孩子們看到有梨便開始找摘梨工具,最后還是在老公的幫忙下才摘到梨,朵朵笑開了花,洗了洗,狠狠的咬了一大口,直呼“好甜好甜”。老公也咬了一口,頓感兒時的味道又回來了。
空中隱隱傳來陣陣花椒香,朵朵放下梨,跑到院子西邊那幾棵花椒樹下,看著樹上還有一些沒掉落的花椒粒,她便開始摘起了花椒,花椒經她的小手捏揉,椒香味成倍暴漲,濃濃的椒香飄滿了整個院子,甚是好聞。不由得想起山上的棗子,于是便與老公帶到著孩子們去摘棗子,上山的路上,孩子們這里看看哪里瞅瞅,好不開心。
近幾年,在黨的好政策引領下,家鄉村民的生活愈來愈好,有些孩子大學畢業后,帶著先進種植和飼養技術回到山里,帶動鄉親們科學養豬、養羊、養雞、種柿子,不僅提高了產量,且大家的收入越來越高,日子越來越好,幸福感也越來強。
當口袋鼓鼓囊囊,塞滿棗子時,吃午飯的時間到了,公公婆婆和老公幫著親戚們一塊做飯;朵朵開始追外面散亂奔跑的雞,柯柯在旁邊時不時的指揮,看著這一切,一片和諧的田園鄉村風光展現在眼前。家鄉是根,等疫情結束后,一定要?;丶亦l看看。(設備管理中心 肖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