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秋天的楓樹悄悄地染紅漫山遍野,當雁鳴陣陣略過云際,有種悲秋的情愫便襲上心頭。有人說這是生命逐漸走向蒼涼的過程,有人說這是夏日烈焰過后的清爽。
月朗星稀時,仰望天空,“秋月朗朗,鵲橋飛渡”的相約場面映入眼簾。秋雨綿綿之際,撐一把雨傘,獨步荷塘邊通幽的小道,一股“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惆悵感襲來,偶爾還有幾朵淚花滑落臉龐。
站在滕王閣遠望湖水,遠眺夕陽,覺得“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是一種自然的美;“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是一種浩浩蕩蕩、氣勢磅礴的美。好一個“秋”字,被多少文人墨客賦予了一個又一個的或喜、或悲,或層林盡染、或秋風蕭瑟,或恬靜、或萬馬奔騰的涌動。
一個“秋”字,讓我陷入了喜也是它,悲也是它,空也是它,滿也是它的惆悵與糾結。喜也好,悲也好,且不管它。迎朝霞,踏晨露,履阡陌,拾階而上,且行且看,且看且行,且行且思。站在山頂極目遠眺,黃澄澄的玉米堆放在地頭,只待主人將它載回;山路一隅,被碩果壓彎了枝頭的柿子樹,“拼命地”伸著腰想要證明自己;臨風而立,群山紅綠相間,有淡云纏繞,大雁南飛。日頭偏西,捧一束野菊花回程,路旁農機聲陣陣,滿載而歸的耕者或東、或西,沉甸甸的谷物與農夫寫滿幸福的眉目在夕陽的映襯下格外暖心,他們在收獲中收獲幸福、收獲喜悅,也在收獲中釋懷,釋懷春播、夏管時的艱辛……
斗轉星移、四季輪回,有花團錦簇、門庭若市的春夏,也有秋風掃落葉、出門盡寒山的秋冬,有追夢、逐夢時的孤寂,也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酣暢!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如果我們懷著謝幕的心態來賞這秋,那一定是凄涼寂寥的;如果我們懷著萬物輪回自有因的豁達來賞這秋,那何嘗不是一種收獲呢?
秋天,是自在,是悠哉。我這里秋意漸濃,你那里呢?(燒結廠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