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遙遠的山村里,住著一位兔媽媽和她三只可愛的小兔寶寶……”這是我和兒子每晚的必修課——睡前小故事?!度恍⊥谩愤€沒講完,兒子就已經甜甜地進入夢鄉,而我在孩子睡熟后并沒有像往常一樣把書合起來放在一邊,而是繼續將這個故事讀完。
《三只小兔》這個故事讓孩子們學到了第三只小兔堅強、勤勞的精神,而我從故事里看到了另一種含義——安全。從草屋到木屋最終到磚屋,這不正是我們在向著本質化安全目標前進的道路上不斷摸索、不斷改善的過程嗎?就是這種堅韌不拔、不畏艱難、不懼失敗的精神,最終把事故這只大灰狼擋在的磚屋外,保護了我們自己和身邊的工友。
小時候,安全是父親的手掌,輕撫著我稚嫩的肩膀,為我的成長保駕護航。當我鋌而走險、明知故犯的時候,它會如閃電一般,擋在危險之前;當我前路未卜、困倦迷茫的時候,它又似春風化雨般為我指引前進的方向;當我奮發向上、小有成績的時候,他更是歡欣鼓舞,為我鼓掌。
長大后,安全是時常提醒我的鬧鐘,裝滿了父母的叮嚀囑咐。“高高興興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來。”這是隨處可見的安全標語,也是我參加工作第一天,班組里的師傅對我的期望和囑咐。工作近十個年頭了,可以說閱安全標語無數,但回想起來,這句平平無奇的口號依然保護著很多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為他們開啟人生的第一堂安全課。
總能聽到一些人抱怨:“天天安全檢查,這不行那不行,活兒都沒法干了。”可相比過去,隨著人們的安全意識逐年增強,發生在身邊的安全事故也越來越少,事故所產生的危害也越來越小。
安全是一道龍背墻,是父親寬厚的脊梁,為我們遮風擋雨,是真正做到“高高興興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來”的保障。
安全是只要付出就能得到回報的,付出越多,得到的回報就越大。安全除了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還能讓我們去影響身邊的人,讓我們受益一生。(計量檢驗中心 張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