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彈指一揮,3560個日夜改變的不僅是容顏,更多的是心境。朝著目標奮斗,在平淡的日子中堅持信念,用時間雕琢屬于自己的美好,在光影流轉中記錄生活的足跡。
換個賽道繼續奔跑
十年前,從銷售跨行成為鋼鐵工人,沒有了KPI的壓迫,整個人都倍感輕松。從軋鋼主控工,到后來的綜合政工崗位,這一路走的既忐忑不安,卻也算是能量滿滿。隔行如隔山,跨行遠沒有想象中的容易。第一次看見煉鋼轉爐、第一次看見軋線飛鋼、第一次親歷險肇事故、第一次軋制出合格品、第一次參加雙述比賽、第一次投稿發表......從最初的手足無措,到而今的獨擋一面,自身的潛力被一次次發掘,我也在師傅們的教導下、在同事們的鼓勵和寬容下,順利完成蛻變,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漢鋼人。至今我仍清晰地記著首次獨立完成軋機主控參數調整的情形。當時接班后聽聞要換規格軋制,頭皮瞬間發麻,“丑媳婦終于要見公婆了”。開軋后,車間主任田工寸步不離守在我旁邊,幫我盯各個軋制區域力矩曲線圖,一個勁地寬慰我,讓我放松不要緊張,提醒我做好現場安全確認再啟動機器,并根據現場反饋數據有序調整各架軋機的參數。1秒、2秒、3秒......40秒后對講機里再次傳來檢測合格的信息,喜極而泣的我終于放松了,這才發現三九天的工服早已濕透。
愛上一項運動
一直以來我的身體不好不壞,相伴多年的胃炎、中耳炎略有緩解,竊喜之余頸椎卻亮起紅燈。偶然聽聞打羽毛球能夠治療頸椎病,心念一閃:這豈不是“對癥良方”?于是立馬整齊裝備,奔赴球場,開啟頸椎拯救計劃。剛開始拿拍,完全不懂技術要領,只想著把球打過網子就行,只圖個出汗鍛煉??匆妱e人在場上輾轉騰挪,閑庭散步般的愜意瀟灑,內心甚是羨慕。為提高球技,我主動加練,跟著視頻學動作,練步伐,還為了提高體參加了馬拉松。后來在球場上偶遇一位花甲老人完虐二十幾歲的壯小伙。崇拜之余萌生了拜師的念想。還好這位老師傅不吝賜教,從最基礎的架拍、發球到進階后的劈吊、殺球等技術,教我跑步伐、學防守,結合自身特點形成自己的打法,讓我動作更加嫻熟,球技也有了質的飛躍,也讓我徹底愛上了羽毛球。即便是疫情管控閉館期間,也會抽時間在家里練習基礎動作。堅持打羽毛球,不僅結識了很多新朋友,也讓我變得更加開朗,學會了把失敗當做尋常,把成功當做恩賜,遇事不再玻璃心,漸漸地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輕推文學之窗
工科專業的我,除畢業論文外,從沒寫過800字以上的文章,更別說發表了,想都不曾想。2014年因工作原因,領導安排我寫一篇教育培訓方面的通訊報道,無奈只能趕鴨子上架,絞盡腦汁完成任務,竟發表在公司微信平臺上了,錯愕、震驚之后,我理所當然成了車間通訊員,采寫稿件成了我的崗位第二職責。說是意外,也是情理之中。從小我都喜歡歷史,讀了很多歷史傳記、文學名著,工作的變遷也讓我對生活有了更多感悟。嘗試用筆去記錄自己的生活、身邊的同事,那些工作中的喜悅、懊惱、失敗、成功一點點發酵醞釀,逐漸變成了肥沃的土壤,滋養著內心那顆文學的種子生根、發芽......我用筆記錄下鋼鐵工人的艱辛與幸福,用文字向世人展現我們不一樣的漢鋼,也在文學寫作的道路上開始蹣跚學步。其中有幾篇竟然在《中國冶金報》、陜西網、三秦網發表了。另有一篇還獲得了集團工會征文一等獎,文章《我的老公是黨員》竟看的堂堂七尺男兒熱淚盈眶。多年的文學積淀,讓我的心思更加細膩,語言組織能力提升明顯,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
人生有許多難關要過,最難過的是自己。用一個十年打磨心境,雕琢出不一樣的自己。下一個十年,會更精彩嗎?我拭目以待。(投資管理部 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