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長在大山中的我們,從小對山便不陌生,跟隨著四季輪回,季節變化總是在探索著山的奧秘,接受著大山的饋贈。
家鄉的大山不僅留下神奇的經歷,而且還帶來無窮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她博大的胸懷,給予我們無私的饋贈。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時,芍藥菜跟隨著春的氣息慢慢舒展,如同一道報春菜一般,最先端上餐桌,緊接著薺薺菜、野小蒜也不甘示弱,爭先恐后蹦出地面,最受歡迎的莫過于靡靡梢的葉子了,滿山遍野的靡靡梢樹上嫩綠的葉、粉紅的花跟隨春風搖擺著,似乎在招呼人們,我在這里,快來采摘吧!跟隨著大人采摘一籃葉子,在媽媽的巧手之下,隔天一碗美味的神仙粉就擺上了餐桌。春季,不僅有野菜,還有羊奶奶這等野生水果,更是給我們冬眠了一個冬天的味覺增加了色彩。
夏季伴隨氣溫的升高,山坡上更是一片生機勃勃,紅的櫻桃、黃的野杏、綠的松塔吸引著我們的小眼神,小伙伴們人手一個柳條編制的小籠,底部鋪上草葉子,開始了摘野果的征程。沿著山間小路,順著山坡瞇起眼睛,觀察著、尋找著,由山麗來到山坡再進入大山深處。當發現目標時,腳下的枝葉、雜草也阻擋不了我們的腳步,快速的串到目標處,放下手中的竹籠,先摘下櫻桃過足了嘴癮在考慮帶回家的事。
最是收獲是秋季,五味子、獼猴桃、八月炸、栗子………種類繁多,每年這個季節,我們總是迫不及待,生怕落后了被別人摘完了,一個個不顧大人的勸阻不等楊桃、八月炸成熟就摘回家,然后放在麥稈里捂著,一般等上三五天就可以吃了,但往往最后已忘記放了幾次,放了幾個地方。從春到秋冬,我們在不斷的品嘗著從山里撿回來的各種鮮香美味,它們雖沒有鮑魚海參那么名貴,但是卻是那么的樸實無華,默默地妝點著那片山林,供養著我們的味蕾,唇齒留香
大山除了能滿足我們的味蕾,更是我們的儲錢罐。每逢周末我們追隨著大人的腳步上山尋找金銀花、柴胡、豬苓、山藥等草藥,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挖到野生天麻、大黃等藥材?;丶液髮⒉傻降倪@些中藥材除泥土、雜質,然后晾曬干后賣給藥鋪,也足以換回我們買小人書、零食的錢。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長大了,他還依然生機勃勃。雖然現在生活的好轉,我們卻依然在無償地接收著大山的饋贈。現在的大山“吃法”變了樣,人們走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路子,依托大山這個天然氧吧,人們搞起了“森林公園”“某某風景區”“休閑養生農家樂”等即保護了生態,也讓農民依靠青山綠水,找到了致富路。(動力能源中心 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