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故鄉就像是一本書,當我們真的讀懂的時候,總是在一個人的遠方。長長的路,萬水千山,曾經我們迫不及待想要離開的那個地方,驀然回首才發現,原來那才是最暖、最平靜的港灣。
自問并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心中也多了一抹淡淡的鄉愁,或許也是因為離開家的時間太長了吧,開始思念那條小路,那片田野,那座老屋。思念這某一個盛夏時節的晚上,望著漫天的繁星,聽著古老的神話故事,憧憬著一個個美好的夢想。那個時候的自己還一直以為人生應該是向外的,志在四方,為前途而去走更長的路,攀登更高的山峰。直到后來真的走出了家門卻又開始思念那些天真安然的時光。
還記得蔡崇達在《母親的房子》中寫過這樣的一句話:那座破舊的房子,讓我知道了,無論走得多遠,經歷多少挫折,我都有家可回??赡芤舱沁@樣一句有家可回,不知不覺就說出了多少遠行者內心的底氣。雨雪紛紛的路上,故事中總是難免有著各種各樣的坎坷,回頭看見那雙牽掛的眼睛,感受到那份祝福與思念,唯美,溫柔,而又帶著那種人間至暖的深情就這樣韻開了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美好,讓我們相信前路漫漫,上下求索的路上,夢想其實就在不遠的地方。
而其實仔細想想,遠行又何嘗不是一次回歸。所有遠方的努力,又何嘗不是為了故鄉的月光安詳。在這路遙馬急的人間,一個值得奮斗的年華里,這樣的思念和鄉愁值得我們的擁有。因為那是我們內心源源不斷的蓬勃力量,也是我們一生最大的依靠和底氣,鼓舞著我們走向心中憧憬的夢想。(軋鋼廠 張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