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喬治·艾略特說:“我的生命是從整開眼睛,愛上我母親的面孔開始的。”母親,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她們是生命的起點,她們是幸福的源泉,她們是家庭的根。母親帶給我最長久的記憶;母親帶給我最溫暖的感動;母親帶給我最深刻的親情。而我們卻偷走了她的時光,讓她在歲月里老去。
或許每個人的一生都要見證母親的老去,從我們幼年時開始,母親就在逐漸老去。幼年時,母親是我們最大的依靠,我們蹣跚學步時,她們緊緊跟在后頭,用堅實的臂膀保護我們免于跌跌撞撞;我們哇哇大哭時,她們悉心陪伴,用溫柔的哄勸讓我們重拾笑顏。年幼時,我們依賴母親,就像是鳥兒依賴大樹,游魚依賴水源,花兒依賴太陽。那時,母親年輕的面龐就是我們心安之所,只要母親在身邊,便不怕了,不懼了,便可以放心地去學習走路,學習游戲,學習成長。
我們逐漸長高,年歲逐漸增長,母親的歲月卻又流失了一截。我們到了青春期與母親的關系開始有了微妙的轉折。青春期的叛逆,總是讓母親頭疼不已,這時的我們與母親,好像一個向左,一個向右,我們很難聽下去母親的話語,即使母親苦口婆心,我們也視之如敵。后來,再回過頭去想想這段歲月,又是美好,又是自責,為了我們的成長,母親默默忍受了多少無奈;為了我們的成長,母親默默承擔了多少壓力。她們沒有山的高大,卻有山的偉岸;她們沒有陽光的熾熱,卻有陽光的溫暖。母親是青春歲月里,一盞明亮的燈,溫暖我們的歲月,也為我們指明了航向。
時光緩緩,歲月款款。等我們到了青年,人生開始從春走到夏時,對母親才有了真正的了解,才明白母愛的深刻。成家立業后,才知道母親的忙碌中有多少犧牲,才知道為了一個家的團圓和睦,母親奉獻了多少。她把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歲月,大部分時間、精力和心力都用在了孩子與家庭身上,她們所作出的犧牲,她們心甘情愿的付出,是誰都無法取代的,是誰都做不到的。
隨著生命往深處的延伸,當我們也有了一角皺紋,幾絲白發,一地“雞毛蒜皮”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母親正在老去,正在不可逆轉的老去,她的歲月在快速的流淌;她的生命的沙漏越來越少,可悲的是,無奈的是,我們對此毫無還手之力。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母親老去,看著她的歲月溜走,留下一聲嘆息,痛在我們的歲月。
母親的愛,山海難填。倘若沒有母親的無私付出,就沒有我們的成長與幸福,就沒有我們的今天與明天。(計量檢驗中心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