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1992年7月的一個晚上,有一個參加工作不到一年,年僅20歲的小伙,同工友們在澆鑄耐候鋼時出現漏鋼,看到火紅的鋼水將鑄機燒壞,焊死,這個小伙被嚇懵了,同時損失慘重的景象在他腦海里揮之不去。也就是從那以后,他立下志向,要向世界性難題——澆筑萬爐不漏鋼,發起挑戰。
為了盡可能地避免漏鋼,技校畢業的他,廢寢忘食、努力鉆研學習閱讀相關專業書籍和資料,并且利用業余時間自費參加高級澆鋼工技能培訓。工作中,虛心求教,認真記錄,整理分析,終于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讓他總結出了“一看、二清、三測、四調整”的預防漏鋼操作法,并創造了連續4年零4個月累計7715爐,澆鑄123萬噸鋼水無漏鋼的記錄。對,沒錯,他就是全國勞模馬江生,同時他也是一位共產黨員。
作為一名鋼鐵人,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故事。這是一個勵志的故事,這是一個展現著共產黨人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故事,這是一個彰顯我們新時代鋼鐵人赤心向黨、百折不撓的故事。
2022年注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將于下半年在北京召開,伴隨著百年的歷史進程推進,距離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也越來越近。
鑒往事、知來者,在迎接這一偉大時刻到來的同時,我們內心激動澎湃,同時也感慨萬千,思緒不由自主地追溯起我們黨苦難且輝煌的歷史。
1921年召開的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那是一個里程碑,是共產黨成立的里程碑,接下來“9.18”事變后全民抗日的愛國熱潮,在那之后,我黨經歷了首次獨立領導的武裝戰爭;經歷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經歷了帶領全國人民抗日的歷史性斗爭;經歷了推翻國民黨政權做到全面解放中國;開國大典之后,我們黨在摸索中成長,在錯誤中汲取經驗,從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到“一國兩制”方針,從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提出到“三個代表”“以德治國”的提出,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到“實現祖國偉大復興的強國夢”,這些都是歷史,都是黨走過的一步步腳印。
歷史仿若一面鏡子,你從過去一路踏浪而來,你不曾對自己最初的夢想做出動搖,反而一如既往的砥礪前行,這就是你在歷史中看到的中國共產黨,這就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我們的初心,踏浪而來,隨著歷史的一幕幕閃過,曾經舉起右手,高聲喊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紀律……”的黨員們,是否都記起當初是為了什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使命是否還銘記于心?
我想,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清楚,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任務,對黨忠誠是我們的政治擔當。而作為一名新時代鋼鐵人,不怕苦不怕累是我們的品格,迎難而上是我們的精神。
青年朋友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開啟,迎難而上,拼搏奮進必定是我們不能拋棄不能放棄的精神根本,我們只有堅強、果敢、奮勇向前,只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努力干事創業,盡最大努力為企業,為社會多做貢獻,才能收獲美好幸福生活!(企業管理部 張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