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望去入眼皆是綠色,遠遠地就看到河岸兩旁的楊柳吐出嫩芽,腳下踏著的土地,能夠看到叢叢的綠色在風中律動。這是生命的舞歌,希望的傳遞,理想的傳承。
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也正是在這如絲如煙的煙雨里,才更能顯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便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這雨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在煙雨彌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
寂寥的細雨,陰翳的天空,今年的清明哀愁也因為東航客機失事而更為濃烈,如一聲巨雷,轟然炸裂在了無數人平凡的生活之中。132這個數字的背后,是一個個鮮活溫暖的生命,是一些人再也無法安眠的漫漫長夜,是無數個家庭的幻滅與疼痛。因此,接踵而來的清明也因此顯得更加哀愁凄惋。盼望著,清明的這一場雨可以沖刷走客機失事帶來的陰霾,給逝者以告慰,給生者以力量。
清明不僅是一個緬懷先人的節日,更是一個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時機。可以肆無忌憚的享受明媚春光帶來的美好,看那漫山遍野的野花,雖叫不上名字,卻清香沁人。一朵一朵的沿著山野,連成一片溫柔。一切生命在充滿活力的大地上蓬勃生長,微風不燥,清風徐來,帶著春日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難怪古人留下了“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的千古絕句。
清明就是這樣一個充滿著各種思緒的時節,一個傳承千年帶著濃濃傳統文化的時節,一個能夠真真切切感受到人間美好的時節。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讓我們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希冀,繼續認真且堅定的前行。(計量檢驗中心 于睿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