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八百米的高空、零下四十度的低溫、近九百千米每小時的巡航速度、前右風擋玻璃破裂、副駕駛被吸出窗外、機艙瞬間泄壓、氧氣面罩散落一地,所有乘客命懸一線……這正是近期熱映影片——《中國機長》!
聽完街頭巷尾對于影片的熱議,借著閑暇時間,我也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觀看了這部人氣爆表的影片,觀看之后確實被影片的細節所震撼,作為一個愛看新聞、關心國家大事的人,對于影片所講述的事件在一年多前也有所耳聞,但遠沒有在觀影之后了解的更細致和深刻。相信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都會被機長及機組人員強大的內心和團結的精神所震撼。一向以硬漢形象示人的演員張涵予將現實主人公劉傳健的角色演繹得逼真而傳神。也正如電影殺青時他向記者說的那樣:“這部電影就是要向大家還原那驚心動魄的、不為人知的34分鐘。”那么,是什么能支撐起一個民航機長在事故突發、災難來臨、與死神擦肩的時刻強大的心臟,從而鎮定操作、果斷處置,并最終化解險情、安全落地的呢?
由于對于突發事件的正確處理和化險為夷,一時間風頭無二,媒體和新聞的報道不斷,英雄機長及其8633機組獲得數不勝數的鮮花和掌聲,劉傳健機長更是獲得了“英雄機長”“最美退役軍人”“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全國敬業奉獻模范”“最美奮斗者”等諸多榮譽稱號。在央視《開講啦》的舞臺上,劉機長為青年代表開講時稍顯拘謹和緊張的神情,也許讓人很難把他和鎮定操作的機長聯系在一起,但正是這樣看似稍顯木訥的機長卻挽救了全機人員的生命。當主持人撒貝寧把舞臺留給劉機長開講時,他用平實質樸的語言、娓娓講述了那一載入中國民航史的險情處置和經歷。短短十幾分鐘的演講讓我讀懂了他關于險情處置的核心要素,并在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找到了他化險為夷的答案——責任與擔當。
劉機長談道,當他看到前風擋玻璃破損時,也認為完了,可能沒有希望了。但是正是全機人員的生命安全讓他必須擔當起挽救生命的責任。他說,部隊鍛煉了他的技術和頑強的作風,也練就了應對危機時的強大內心;但同時,要敬畏生命,因為飛行與生命、責任緊密相關,要把每一次飛行都當做第一次,做好認真檢查、一絲不茍;做好知識儲備,哪怕平時只用到百分之十,那百分之九十是為特殊時刻的準備;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才能成就非凡;而作為機長肩上的四道杠,比副機長的三道杠多出的那一道是責任、是擔當!因此,當青年代表同時也是當次飛機乘客的王維表達自己的萬分感謝時,他也只是說是自己的職責所在,使命使然。當時隔半年,經歷身體和心理的調整和考核合格,機組人員重新復飛,翱翔藍天后,他說,他的責任又多了一分,安全、生命和責任會格外的跳出來,經歷特情的他對于生命和安全的理解、對于生命的敬畏又多了一分,擔子也更重了一分。
是的,如果當時劉傳健機長在發現風擋破損后,內心崩潰,萬念俱焚,恐怕也就沒有這趟航班的安全備降,正是由于他對于生命意義的理解和敬畏,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意志力,有挽救生命的使命在身,才鑄就了這個中國民航史上的奇跡。而支撐起這個強大內心和堅定信念的,正是肩上所擔負的拯救生命的責任,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民航機長的擔當。
鐵肩擔道義!正如小撒在最后的總結中所說的那樣:傳奇不是隨隨便便締造的,它一定是平時無數的積累、無數經驗的集合加上那一瞬間超強的責任感和冷靜下來的超強心態和能力,所有這些缺一不可,才會造就這樣一個奇跡。而真正認識生命的分量和意義、敬畏一個行業、帶著責任去為周圍的人創造安全是多么神圣的一件事兒?。ㄓ嬃繖z驗中心 蘇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