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訪過萬水千山才知家的溫暖,拜謁過名山大川才知家的可靠,穿越時空隧道,看匆匆忙忙的路人,才覺回家的路很長。何時起,曾經熟悉的地方在腦海中漸漸的有些模糊,竟然成了遠方。
對于在外工作難得回家的我們,誰不是飄零如孤雁,誰不希望下班一回家有一桌子的家長里短,有孩子蹦蹦跳跳時快樂的身影。
回家是心底那份牽掛被詮釋的時刻。接到那一聲“媽,我后天到家”的時候,家里的父母就歡天喜地地忙開了:曬被、擦洗、打掃、買菜......經過幾百公里的顛簸終于回到家,看著父母滿臉的笑容,看著桌上早已做好又熱了幾遍的飯菜,淚水早已不聽使喚,還是家好。
在外的日子長了,回憶遲遲定格在臨走的時候。昔日挺拔如山的父親背駝了,風采不再;皮膚細膩的母親手也糙了,溫柔依舊。生活之痛,被離別詮釋得淋漓盡致,無法回頭的歲月里,裝滿了對家的思念?;丶?,是彌補痛苦最直接最高效的方法,它讓我們不能陪伴的遺憾少一點,讓心中那份牽腸掛肚少一點,讓所有的思念有了依托。
回家幾天,父母總是忙前忙后,頓頓飯不重樣,出門逛街也是買一些平時不舍買的“好”東西。在我的印象里,父母一天到晚都是忙忙碌碌的,沒有片刻清閑,但在我回家的日子里,總也能騰出手上永遠做不完的活計來陪我閑話家常,到處閑逛,可能來之不易的陪伴對于他們來說才是頭等大事,對于我來說又何嘗不是呢。對于久居在外的我們來說,一頓家常便飯是最幸福不過的事,大人在廚房忙碌,孩子在身邊玩鬧,天倫之樂盡在眼前。
歲月總是無情,不舍晝夜的將青絲染白,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當卸下堅強的偽裝時,我們和在家守望的父母一樣,期待著團圓,向往著陪伴。
層巒疊嶂阻止不了回家的心,崇山峻嶺阻擋不了回家的路,出走半生,請勿忘來時路。(燒結廠 韓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