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八十年代初,是沐浴著改革的陽光逐漸成長起來的一代,見證了改革開放給祖國、給家鄉帶來的巨大變化。
八十年代中后期正值我的童年,這時改革開放已經有七八個年頭,但我的家鄉地處祖國西部的偏遠深山里,盡管推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但除此之外其他改革的春風還沒有吹到這里,正處在萬物復蘇的前夜。我們這一代的童年與牛羊為伴、與泥土最親。每天,清晨聽著小鳥的歌聲趕著牛羊上山,白天坐在“三條腿”的座椅上聽老師講課,晚上在煤油燈下聽爺爺講故事,雖然單調,但也快樂。
現在想起來,其實那時的生活沒有這么簡單,只是父母為我們撐起了頭頂的藍天,沒糧、沒油、沒鹽這些問題經常出現。貧瘠的土地,因為沒有科學的管理方式,往往是廣種薄收,“種一襪子打一鞋”是叔叔嬸嬸們常說的諺語。每年春夏之交就是青黃不接的時節,很多家庭在這個時節會斷糧。聽到社長大聲的通知:“給張家評救濟糧50斤、李家100斤”,大家就會議論這兩家終于可以不為糧食發愁了,可以堅持到麥子收割的時節。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我們這個封閉的小山村終于照上了電燈,通了公路,盡管公路很簡陋,大多數路段都沿著溝渠,行走在河邊,坑坑洼洼的路面晴通雨阻,但終于將外面的信息第一次帶到了這里。還記得剛通車時發生過一個笑話,“當司機把車停下,一位樸實的老爺爺手拿一把鮮草去喂汽車,司機不小心摁了一下喇叭,把老爺爺嚇了一跳,他隨即嘟囔著說,不吃草脾氣還挺大”。故事可能是杜撰的,但也體現了人們第一次接觸外部世界的好奇心。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進入九十年代,逐漸懂事的我,看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處處充滿著新奇。拿著父母辛苦積攢的血汗錢,我不停吸收著社會發展帶來的養分,夢想著外面的世界。
1990年9月22日,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開幕,氣勢高昂的“亞洲雄風”讓世界聽到了中國的聲音。我的家鄉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隨著國家推進“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老百姓缺衣少糧的問題不再發生,電視機逐步走入尋常百姓家。通過廣播電視接收到大量的外部信息,深圳奇跡“三天建成一墩房、三年建成一座城”,這時自己才真正地意識到,原來自己活在了這么一個奇跡的年代,這么一個春天般蓬勃發展的年代。隨著三峽電站開工建設、京九鐵路建成通車,香港澳門相繼收回主權,沉睡百年的中華民族終于開始崛起。97年亞洲金融危機,保持人民幣不貶值,讓小國渡過了難關,體現了祖國的擔當;98年抗洪救災,良好的災民救助安置,體現了大國的治理能力。
進入新千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時代。千年伊始中國經過十幾年的艱苦談判終于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申辦奧運會成功,積極參與世界維和,從此祖國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綜合實力逐年增強,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一時間從沿海到內陸,從城市到鄉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全國到處是建設工地,貧窮落后逐漸遠離我們,代之而來的是世界工廠,市場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眼花繚亂,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工廠不能生產的。
這時我也走出校園參加工作,有幸成為了一名基層干部,從此能夠親自參與到建設大潮中來,修路、架水、架電、環境整治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僅僅是滄海一粟,但有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正在推動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我一再告誡自己,要知足、要感恩,只要我還是建設大軍中的一員,讓我當磚我當磚,讓我做瓦我做瓦,一定不遺余力,甘之如飴。當我親眼見證農村日新月異的變化,不由感慨萬千,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時代!農業稅減免了、特產稅減免了,各項補貼發放到戶到人了,老百姓活的有尊嚴了、真正當家做主了。
零三年抗擊非典,成功控制了疫情的蔓延;零八年抗震救災,讓世界驚嘆;北京奧運開幕式,“亮瞎”了世人的眼。一切的一切,讓世界各國充分認識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
黨的十八大召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再一次吹響了改革的號角。攻堅克難啃硬骨頭,懲治腐敗立規矩,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吃喝之風剎住了、公款旅游之風剎住了,機關辦事效率提高了、服務態度轉變了,黨與群眾的聯系更加緊密了,感情更加深厚了。
新時期孕育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改革開放40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理論成果。在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們見證了一個個奇跡。北斗升空、蛟龍入海、航母下水、神威稱霸、高速鐵路四通八達、GDP升至全球第二。我們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全球事務,向世界提供中國治理模式和治理經驗,“一帶一路”造福沿線國家,亞洲投資銀行給各國提供了第二選擇,獲得了各國人民的好評。
當前,我的家鄉正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導下,轟轟烈烈地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一條條鄉村泥土路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瀝青路,自來水架到了家門口,學生上學有資助,新型合作醫療讓群眾看病不再發愁。貧困群眾相繼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山更青了、水更綠了、鄉村面貌更加干凈整潔了,群眾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40年,改革的春風早已拂過大江南北,改革的果實早已惠及13億人民。回顧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個時代必將被歷史銘記。我們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新的歷史使命在召喚著廣大的熱血青年。聽,黨中央吹響了振興鄉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沖鋒號,這里有廣闊的舞臺,足以讓所有人施展拳腳,這里有巨大的機遇,足以讓所有人實現夢想。(煉鋼廠 閆守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