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公司相關部門的統一安排下,我隨同部門人員一起參加了“7·1”“10·28”安全事故警示教育,重新走進事故現場,再次讓我深刻認識到安全事故的嚴重后果,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時也認識到生命的寶貴。事故猛于虎,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次違章、違規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對個人而言是永別,對家庭而言是無盡的傷痛,對企業而言是無法估量的損失。安全事關你我他,事關家庭圓滿幸福,事關企業生存發展。安全之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安全防線一秒也不能有疏漏,安全管理永遠在路上。
通過對安全事故的再學習、再分析、再領悟,讓我對企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安全問題究其根本在于“人”,如何避免人的不安全因素,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真正筑牢安全防線,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安全培訓走“心”。安全培訓要打破固有的“理論學習+考試”的傳統單一模式,充分運用新媒體、新題材、新方式,如現場事故還原、安全視頻觀看、安全事故講述、安全文藝節目表演、安全知識競賽等,還可以動員職工積極撰寫安全小故事、整理安全手冊、畫安全漫畫、分享安全心得、討論安全事故等,讓安全培訓形勢多樣、內容多元,更傾向于實際,讓安全理念、安全知識走“心”入腦,真正發揮作用。
二、安全技能走“實”。安全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是日常管理中容易流于形式的一個方面。安全技能的學習不能停留在紙上、圖上、口上,而應該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實踐中學,在實踐中練,真正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因此,要以應急演練、實操訓練為主,以定期回顧、隨機抽查為輔,讓職工真正學會、掌握安全技能,當突發事件發生時,能正確處理,保護好自己和他人。
三、安全監管走“嚴”。安全事故的發生,除了個人因素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檢查“走馬觀花”,安全臺賬“應付了事”,安全整改“虎頭蛇尾”“草草應付”,安全管理成為“空談”,安全制度成為“廢紙”。因此,要加強安全監管,一方面,安全管理要走“嚴”,對現場的違章行為、安全隱患,要真查、真改、真考核,不講客觀,不講情面,讓“三違”行為不敢冒頭,讓安全隱患無所遁形,形成全覆蓋、全管控的安全管理網;另一方面,安全監督要走“嚴”,公司及各單位安全管理部門要層層落實、細化安全管理工作,不僅要定期檢查、隨機抽查,還要部門/單位互查,員工自查,通過例會通報、微信群曝光、公告欄張貼等形式,將安全問題“曬”在陽光下,形成全員關心安全、監督安全、確保安全的良好氛圍,讓安全監管發揮實效。
安全管理是一項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安而不忘危”,要時刻保持警鐘長鳴,時刻繃緊安全思想之弦,時刻加強安全管理,常懷敬畏之心、常行安全之事,使安全思想入“腦”、安全技能入“行”、安全監管入“實”,處處防范事故、事事確保安全,真正把安全工作做實做細做好,真正保障員工人身安全,做到安全生產順行,助推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翟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