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時候,曹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他是一位年近半百的男老師,身材魁梧,滿面紅光,戴一副黑框眼鏡,走路時腿微微有點跛。曹老師教我們語文課,說話喜歡引經據典,偶爾“之乎者也”,給人一種滿腹經倫、很有學問的樣子。
以前我很喜歡語文課,作文課上我寫的作文經常被作為范文。但是我并沒有因此而變得自信,相反,由于家境貧寒,我總是沉默寡言,敏感自卑。有一次,曹老師叫我到他的辦公室我聊天,說他觀察我好長時間了,看我總是郁郁寡歡,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我驚訝于老師心思的細膩,畢竟那時一個班六七十個學生,我潛意識認為老師關注的都是聰明且活潑的學生。曹老師親切地告訴我,我在語文方面很有天賦,不必自卑,他相信我一定能考上大學。那一刻,我很感動,眼淚都快要掉下來了。從此,我的人生字典里有了“自信”一詞。
慢慢的,班上的同學們都喜歡上了曹老師。他上課一點也不古板,總是那么幽默風趣,他從不跟我們講大道理,說的話總是那么入情入理,潤物無聲,有著強大的力量。在曹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班的成績越來越好,大家更信賴他了。有一次,他上課時說起了韓城方言,顯然他對韓城方言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搜集了豐富的資料,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挖掘,對韓城方言的音變、異讀、特殊語詞、語法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穎的觀點。說起“袖子”(韓城方言,意思是媳婦)的起因,他信手拈來,知識淵博,讓大家不知不覺喜歡上語文這門課。他讀文章時抑揚頓挫,念到得意處喜歡搖頭晃腦,多少年過去了,想起曹老師我還能想起他上課時的樣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畢業時,我們班的高考成績創歷年最好,尤其是語文成績特別好。曹老師很欣慰,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上大學走之前,我到學校去看望老師,他很高興,走的時候,硬塞給我一百元錢,那時的一百元是很值錢的,我不肯要,老師說我知道你自尊心強,等你掙錢了再還給我,我只好含淚收下。上學期間,我給老師寫過幾封信,老師都一一答信,解答我的疑惑,提出一些指導性的意見。甚至有一次,信封里還夾著兩百元錢,拆開信那一瞬間,我熱淚盈眶……
畢業參加工作后,我去看望曹老師時,用自己的工資買了一些營養品,我想告訴老師,因為有他的幫助,我順利完成了學業。到學校找到老師的辦公室,卻是一位不認識的老師。我跟他打聽曹老師,他說曹老師去世了。那一刻,我淚如雨下。曹老師和我通信時就已經生病了,他卻沒告訴我。我總以為時間還早,時間還多,我還有時間可以報答師恩。
從那以后,我再未踏進過我的母校,在我內心深處,我不去學校,就好像曹老師還在那兒教課,他依然在講臺上慷慨激昂……
親愛的曹老師,我要下輩子還做您的學生,但我一定要早早去看您,只盼望您不要生病……(計量檢驗中心 張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