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一個農民,但是務農并不是父親的事業。
父親知道,作為農民,靠土地那點微薄的收入,照顧一家老小,遠遠不夠,自己必須掌握一門手藝。
可是掌握一門手藝談何容易。還好父親從小在廚房幫奶奶做飯,練得一手好廚藝。恰巧當時有一個工地缺一個做飯師傅,父親就去了。在工地上,父親除了做飯,其余時間都是閑的。父親便在工地上觀察工匠們蓋房子??此麄儼杷嗌皾{、砌墻、粉刷墻面、貼地磚等,幾個月下來,房子蓋完了,父親竟也學會了。
父親學會了蓋房子,卻沒有自己真正蓋過一棟房子。父親便說服爺爺,申請村里為他批一塊宅基地,他想另蓋新房。
父親開始越來越忙。這個新房,傾注了父親所有的心血。沒有蓋房經驗的父親用自己聰明的頭腦,從設計圖紙,到紅磚、青瓦、白灰、沙子、水泥、鋼筋等材料的預算,再到開工,僅用了一個月時間準備。父親為了省錢,只有他一個擔任匠工,母親和幾個叔叔擔任小工。幾個月后,房子蓋完了。新蓋的房子高大寬敞,全村的人都來參觀,至此,父親蓋房子的好手藝傳了遍周圍的村莊。
漸漸地,找父親蓋房子的人越來越多。父親和村里幾個人合伙組建自己的建筑工程隊,購買了建筑工程隊必須的建筑工具,鋼管架子、攪拌機、電葫蘆等。天陰下雨或工程隊沒活的時候,那些建筑工具堆在院子里,父親愛惜它們如同愛惜自己的孩子,怕它們風吹雨淋出現故障,用篷布將它們蓋住。
父親將蓋房子看作是自己的事業。用父親的話說,蓋房子就是農村的舊房改造,他想讓農村人住上高大寬敞的紅磚青瓦房。父親的這個事業,一干就干了三十多年,方圓幾十里的房屋大多都是父親建的。后來,農村的舊房基本都改造完了,很少有人找父親蓋房子了,父親便將工程隊解散了。記得解散工程隊的那天,那些建筑工具被低價出售時,父親眼里有太多太多的不舍。
現在父親也已經六十多歲了,早已干不動建筑的活了。因為常年從事建筑活,父親落下了職業病。父親的左手手肘關節因為長時間拿磚砌磚要保持彎著的姿勢,現在已經伸不直了。但父親從沒后悔從事這個職業。他曾驕傲地說,這個職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是很吃香的職業,許多人要拜師傅才能學會,他是自學的。
父親熱愛自己的事業,以至于無暇顧及地里的農活,便將地里的農活都交給母親,自己一心撲到事業中。父親說:“干一行就要愛一行”,無論這個事業是否體面。父親對事業的這種態度一直影響到我,使我也一直熱愛著我的鋼鐵事業。(計量檢驗中心 范艷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