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的庭院里種著一樹葡萄,葡萄的枝蔓長得分外茂盛,密集的纏繞在用樹枝扎起的葡萄架上,給庭院遮出一隅清涼。炎炎夏日的午后,泡上一杯香茗,含一口醇香潤喉,讓茶香在口中百轉縈繞,閉目聆聽那些年從葡萄架下流淌著的故事。
記憶中的那架葡萄已經不復存在,只能憑記憶在畫布上描繪出它曾經的樣子。那架葡萄是奶奶種的,打我記事起那架葡萄就在祖屋的花園里種著。春天,干巴了一冬的枝條上會鼓起一個個小小的苞芽,一場春雨過后,那些綠芽一夜之間就瘋長起來,只是幾天的功夫就讓空寂了一冬的葡萄架熱鬧起來。剛長出來的葡萄新葉是淺綠色的,嫩嫩的,摘一片放進嘴里稍加咀嚼,一股酸酸的味道就沖撞著味蕾,讓兒時的我在淺綠色的酸味中期盼著葡萄開花、結果。
五月底六月初葡萄樹上結出一串串被綠色包裹著的小花蕾,我以為那是結出來的葡萄,高興地在庭院里嚷嚷著:“結葡萄了,結葡萄了。”奶奶戴著她的老花鏡仔細查驗后告訴我那不是葡萄,那是葡萄花苞。不久之后,一串串花瓣淺綠,花蕊淡黃的葡萄花羞答答地悄悄在枝蔓上綻放。葡萄花很纖弱,纖弱的每次我去探望都不由得用手捂著嘴巴,怕一不小心打一個噴嚏就會讓它們“香消玉殞”。
七月的太陽毒辣辣的“烤”著大地,房前屋后的蟬,不要命的扯著嗓子唱,唱的歌就像雨一樣一陣又一陣,傳遍院子。葡萄樹用它茂密的枝葉把熾熱“燒”人的太陽擋在外面,為夏日里嬉戲玩鬧的我遮起一片綠蔭。葡萄花已經褪去了羞澀,長成了一串一串的綠瑪瑙,它們或是吊在架下躲太陽,或是蔫頭耷腦的躺在架上期盼太陽趕緊下山。翠綠的青葡萄看著讓人眼饞,嘴饞,踩著凳子,吃一顆能酸倒牙的青葡萄,是那時候我一個人偷偷摸摸干的最多的事。一不小心被父親撞見,他會呵斥我一聲,我忙吐吐舌頭從墻根溜出去找伙伴玩耍。
夏末秋初的夜晚,葡萄架下涼風習習,摘一把染上紫胭脂的葡萄,躺在爺爺的竹躺椅上,吃著酸酸甜甜的葡萄,聽奶奶給我講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她教我認識牛郎星和織女星,認識王母娘娘用金簪劃下的銀河。她說,每年農歷七月七人間沒有喜鵲,它們都到銀河給牛郎織女搭橋了,讓他們鵲橋相會一家團圓,午夜過后坐到葡萄樹下可以聽到他們說悄悄話。小時候的我信以為真,七夕晚上很晚都不睡,就想聽聽他們在說什么,可是,每次卻在等待中懷揣著心中的好奇酣然入夢。
老屋的那樹葡萄搬新家時也隨遷移種進了新居,卻不知什么原因最終沒有成活。母親在集市買了一株新的葡萄樹栽種在新居,經過數年成長如今也是枝繁葉茂,遮起一片蔭涼。女兒小時也曾在綠蔭下玩耍,七夕節的夜晚母親也給她講牛郎和織女的故事;葡萄成熟的季節葡萄架下一家人也曾歡聚一堂,在歡聲笑語中話家常。
經過幾十年歲月風霜的侵蝕,曾經的新居也變成了老屋,庭院那樹葡萄依然循著四季的腳步發芽、開花、結果,炎熱的夏季,葡萄架下依然是遮起綠蔭一片,而曾經聽故事的小姑娘都已長大。望著暮色中,母親蜷縮在躺椅里的身影,看著母親已經花白的頭發,我拉起母親因過度勞作而粗糙的雙手,讓她給我講牛郎和織女的故事,讓她給我講她曾經聽到的悄悄話,希望葡萄架下的故事代代相傳永不枯竭,希望葡萄架下的愛永遠流淌……(設備管理中心 李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