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煉鋼廠組織全體黨員觀看《血戰湘江》,重溫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長征的那段難忘歷史。每次看紅色電影都有不同感觸,此次感受最深的是我們革命先輩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是令行靜止的服從,是堅實的群眾基礎,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英明決策。
堅定的信念是決定成功的基石
湘江之戰,面對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可謂困難重重,險象環生。沒有堅定的信念,紅軍戰士就不可能在面臨巨大犧牲的時候,仍然堅守在戰斗一線;沒有堅定的信念,紅軍就不會在沒有得到命令前,不放棄任何一件物資,用生命保障“輜重”安全。
正是我們紅軍將士這種滿懷對革命的無限忠誠、對黨的堅定信念,在巨大困難和強大敵人面前,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犧牲精神和堅決執行命令的革命精神,才成就了我們偉大的新中國。
服從命令是決定成功的關鍵
有句話說,“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電影中重復出現最多的臺詞就是:“是,服從命令。”古往今來,軍令如山就是勝利的保障,服從命令就是我黨和軍隊的鐵的紀律,是一步步走向勝利的關鍵。一個集體,一個團隊必須要有執行力,責任意識,一切行動聽指揮,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
從班組到車間,到分廠,再到公司,我們也應該做到一級對一級負責,嚴格執行上級部門下達的工作任務,不得出現推諉扯皮的現象。絕對的服從才是制勝的關鍵,才能展現出團隊的凝聚力,才能更好的服務于企業。就像電影中,為了確保二縱順利的運送輜重,其余的隊伍嚴格服從了中央的各項決定,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堵截任務。而就我們煉鋼廠來說,除塵、天車、原料等各輔助單位也是服務于轉爐、連鑄生產,只有服從上級指令,攻堅克難,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才能夠圓滿完成生產任務。
群眾基礎是決定成功的根本
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根本,團結廣大人民群眾,解決人民疾苦才是一個新政黨應該做的事。共產黨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在影片中體現的淋漓至盡。紅軍在行軍中不拿勞動人民贈予的物品,最后推辭不了買下群眾們給予的食物,這一細節是如此的真摯感人,反映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是人民的隊伍,一切以人為本、以人民的利益出發。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都應該以群眾為基礎,深入人民群眾中,多關心群眾疾苦,多聽取群眾意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夠真正在發展中不斷壯大。
理論聯系實際是決定成功的法寶
外國顧問李德紙上談兵,將書本上學到的作戰經驗搬到現實中,導致戰爭失敗,損失慘重。最后是毛澤東同志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力挽狂瀾,扭轉了局面,帶領部隊成功渡過湘江順利轉移。
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要我們根據現實中的客觀因素,實事求是,取長補短,將別人好的方面活學活用,而不是拿來主義,照搬別人的管理模式。就對標管理來說,我們觀摩學習了其他單位、企業在生產管理中好的方面,要善于總結出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管理理念,走有自己特色的經營管理路線,才能夠有亮點、有提升,才能夠在未來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作為企業的一名員工,一名普通黨員,我們要始終牢記黨員標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方向不偏,信念堅定不移。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大風大浪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在利益得失面前保持定力。只有堅定自身信念,明確自身責任,不斷革新創造,才能為祖國的繁榮、企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煉鋼廠 杜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