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不知不覺已經進入公司七年了,七年中有一群特殊的“戰友”,它們伴著我成長,陪著我風吹日曬,同時它們也是公司最大的功臣,它們就是煉鐵廠鑄運車間里的 4輛火車。
在這 4輛火車中數 1號機車最特別。首先是它的出身,它是由北二七廠制造的,一個擁有 120多年歷史的老廠。其次,它外觀整體比其它三輛機車大了不少,十五米長的車長七米多高的車身,就好像一個壯年漢子對比三個小姑娘一樣。
第一次見到一號車是 2012年的夏天,那時的我剛參加工作不久,在鑄運車間我還是一個需要師傅帶著的小學徒,那時一號車已經運行一年多了,空調制冷系統全部發生故障,在狹小的駕駛室里要待 4個人,十分擁擠,而且在距離駕駛室不到半米遠的地方就是轟鳴的柴油機。特別是在酷熱的夏日里,機車里的氣溫甚至可以達到 40多度,那真是一個充斥著柴油和汗水味道的地方。直到某一天班長通知,一號車調試結束正式運行。我踏上嶄新的1#機車,那時我才知道原來駕駛室可以很寬敞,空調也可以讓你冷到感冒,氣笛也不是悶聲悶氣的嘟嘟聲,是可以讓你捂住耳朵尖嘯。也可能因為男人對機械比較敏感。又或者因為我是一個剛剛入職的菜鳥,看著這龐然大物在鐵路威風凜凜的行走,心里默默想,駕馭它就是我以后的工作了,想想就覺得有干勁!不過苦惱的事也接踵而至,由于一號車的“脾氣”實在太大了,加上當時工廠剛剛建設好,基礎設施還并不完善,鐵路路況非常糟糕,車速需要控制的非常慢。一號車就好像還沒有被馴化的小野馬一樣,稍微踏一點油門就跑得飛快,經常嚇的人提心吊膽。讓習慣了其它三臺“老爺車”的我們一時不能適應。但是,漸漸的我們已經摸透了它的“脾氣”,它已經成為四輛機車中最棒的一臺。
七年的時間里,它變了很多,我也變了很多,我已從學徒變成了老手,1號機車也經歷了一次大修以后失去了原本的顏色,被涂成和其他三臺車一樣的亮黃色,隨著線路的改善,一號車也變的開始“溫順”,不在像以前只有一股子莽勁,看起來已經和其它幾輛車已經沒有什么區別了。只有汽笛聲還是一如既往的響亮,好像告訴人們自己的故事,這七年里,我看著里程表從三位數變四位數,最后定格在七萬公里這個數字,接近繞地球兩圈。幾年的時光里,它往返高爐煉鋼幾萬次!送達鐵水上千萬噸,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已不能用數字來衡量!它不但陪著我一起成長,更是我不可或缺的“戰友”。(煉鐵廠 楊驍 陳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