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鋼鐵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大環境下,漢鋼公司深入貫徹落實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積極響應開展降本增效工作,以精細化管理為切入點,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多項舉措協同發力,推動鐵前成本再降低。
優化配礦結構,精準施策降成本
“我們建立了日跟蹤、周分析、月總結的工作機制,確保每一項降本措施都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漢鋼公司煉鐵工序秉持經濟效益優先原則,深入開展配礦結構優化研究。對各類原料性價比進行綜合分析后,創新性地提高了除塵鐵精粉使用比例,月均使用量達530噸。同時,優化煤粉結構,將焦面配比提升至37%。這兩項舉措不僅保障了高爐穩定順行,更使噸鐵成本降低6.5元,為降本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優化配料的基礎上,煉鐵工序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提升關鍵技術經濟指標上。大力推進“提煤降焦”工藝改革,針對爐料質量波動等情況,及時調整操作參數,優化爐況控制,推動噸鐵成本再降1.5元。
創新能耗模式,雙效提升展新貌
能源消耗是制約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因素,漢鋼公司深化能源結構調整,強化全過程管控,實現節能降耗。
為解決公司高爐煤氣供應平衡問題,煉鐵工序在2#高爐熱風爐創新實施“一燒兩停”燒爐模式,通過建立煤氣動態平衡模型并結合生產節奏智能編排燒爐周期,制定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對燃燒、換向等關鍵參數進行精細化優化,在確保風溫穩定的同時,有效減少了無效燃燒和設備啟停次數,使高爐煤氣日耗顯著降低,環比減少1.84萬m³,噸鐵成本降低0.51元,不僅緩解了煤氣系統壓力、降低了能耗,還提升了設備利用效率和使用壽命,實現了生產成本與能源消耗的協同下降,為企業綠色低碳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盤活人力資源,循環經濟顯活力
“降本增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生產技術、設備管理、人力資源等多維度協同推進。”煉鐵工序通過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管控體系,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在技術降本的同時,創新人力資源配置,實現了人員優化與資源循環的雙贏。
“渣鐵選送項目是當前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該項目通過科學盤活內部人力資源,實現了人崗精準匹配與資源高效循環的雙贏。”截止目前,累計交送渣鐵約1000噸,在實現資源再利用的同時,降低噸鐵成本約1.95元。這一舉措充分調動了員工參與降本增效的積極性,營造了“人人關心成本、人人節約成本”的良好氛圍,為企業降本增效注入新動能。(煉鐵廠 卜云飛 鄧鐵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