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前系統降本增效的征途中,一場場別開生面的勞動競賽正如火如荼開展。8月份,燒結廠啟動“焦末振篩篩上物二次利用”項目攻堅行動。近日,項目成果揭曉,配料作業區未能達到一階段目標,眾人皆感惋惜,但項目揭榜人劉洋卻表示“輸了也高興”,這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披荊斬棘的奮斗之路,有苦有甜
在漢鋼公司二季度“查找提改獻”表彰會上,劉洋接過一枚嘉獎牌,這塊獎牌帶來的,可不止是榮譽,獲獎當月,劉洋還被分廠額外嘉獎300元,班組兩位成員也被獎勵150元。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與獎勵,如同催化劑,激發了劉洋再次揭榜的勇氣與決心。
期間,他帶領團隊緊盯項目關鍵環節,巧妙利用現有資源,在焦2#帶機頭增設焦丁粗破設備,并構建了一條直接輸送至焦末大棚的皮帶系統,實現了大顆粒焦丁的二次破碎與再利用。項目初期進展順利,技術指標亮眼,讓劉洋信心倍增。“各項技術指標都保持較好水平,拿下一臺階目標的希望很大。”
然而,突如其來的設備故障讓他措手不及。2#號料場石灰石破碎系統的破碎機因接觸器老化,轉運至蘭炭倉場地后無法使用,延誤了項目調試時間。根據項目競賽規則,作業率未到達90%以上,視為未完成一臺階目標。
遭遇“滑鐵盧”,“戰士們”更能打
雖然可以算得上“意外”,但是,在劉洋看來,這也算是一次挑戰。“以前遇到這種突發情況,只會怪運氣不好。但在競賽的氛圍下,大家都會主動思考怎樣化險為夷,細化點巡檢操作……”劉洋說道。慘遭“滑鐵盧”后,班組職工變得更加自覺,因為他們堅信:“只要人還能打,比賽總會再贏,指標總會變好”。“以前遇到這種突發情況,只會怪運氣不好。但在競賽的氛圍下,大家都會主動思考如何化險為夷……”劉洋說道。慘遭“滑鐵盧”后,班組職工變得更加自覺,因為他們堅信:“只要人還能打,比賽總會再贏,指標總會變好”。
這一次,他們更加胸有成竹。在焦丁倉頂,劉洋一手緊握對講機,耳朵緊貼著聽筒,全神貫注地了解著下方焦末棚的實時情況。對講機里傳來的聲音,無論是關于生產進度的匯報,還是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的反饋,都讓他保持高度的警覺和敏銳的反應。他告訴筆者,自上次破碎機“掉了鏈子”后,大家常常和“零故障”的兄弟班組交流取經,還天天帶著對講機滿現場跑,就是為穩設備、促生產。
這不,前幾日,班組楊欣發現焦2#帶機頭一根水管有漏水現象,今天劉洋便帶了一名職工前來“救場”,要求在正常停機的15分鐘內修復完畢。舊水管拆除后,劉洋鉆進熱浪滾滾的機頭內,與設備外的幾位同伴密切配合,很快就將新水管搭接好。啟動后他們檢查了一圈沒有問題后,滿頭大汗的劉洋才算松了一口氣。
指標提升,“輸”也高興
在“揭榜掛帥”項目的推動下,該團隊圍繞降本目標,深入挖掘生產潛力,提出了多項切實可行的降本措施。通過技術創新與精細化管理,大顆粒焦炭實現了自主破碎與再利用,不僅提升了資源利用率,還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據統計,焦末破碎粒度、設備穩定性及備件材料消耗等關鍵經濟技術指標均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其中,過篩焦末及高爐返焦末內轉至燒結使用,每年可節約燃料費用288萬元。
“生產越來越順了,接下來就是在提標上爭高低!”進入9月份,為良性競爭感到開心的劉洋又激情滿懷地投入到了新一輪的“戰斗”中…… (燒結廠 寧蕾 錢?。?/span>